一些互聯網企業重發展輕安全,重建設輕防護,忽視了對數據安全的研發投入和技術接入。數據安全事關國家安全,應加強大數據風險防控,保障國家信息安全。
——談劍鋒委員(上海眾人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)
“大國工匠”既要培育,也要保護。我國優秀操作技能人才培養、選拔、儲備還不能完全滿足高質量發展的新需要。要繼續加大職業技術學校的投入力度,開展多方面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。
——劉加軍代表(中國能建北京設備公司磨機事業部金屬結構廠鉚工二班班長)
開發和應用人工智能系統要重視其本身存在的安全風險。確保人工智能安全、可靠、可控,需加快建立國家級人工智能網絡安全開放創新平臺,整合資源,協同推進。
——周鴻祎委員(360集團董事長兼CEO)
“入境游”將是我國經濟一個新的增長源。應制定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,加快智慧機場、智慧景區、智慧住宿、智慧導覽等建設,為我國經濟提供新動力。
——王煜委員(春秋航空董事長)
我國有近3億名慢性病患者,造成的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%以上。應加強健康教育宣傳,推動早診早治,改變重“治”輕“防”的傳統觀念,最大限度做到“不生病、少生病”“早發現、早治療”。
——張廣東委員(河南省周口市副市長)
版權保護不力,對文藝領域的精耕細作者是一種打擊,對粗制濫造者是一種縱容,這也導致了文學藝術領域“快餐”多、精品少。提升原創力,就需要加強版權保護,用足激勵政策。
——熊召政委員(湖北省文聯名譽主席)
鄉村是中國的根,古建筑是鄉村的根。近年來,一些鄉村古建筑沒有得到妥善保護。建設美麗鄉村,就要加大投入,保護好鄉村的根。
——張婧婧代表(景德鎮陶瓷大學國際學院副院長)
打贏藍天保衛戰,探索綠色物流體系至關重要。鐵路運輸的單位貨物周轉能耗和污染排放量,分別僅為公路運輸的1/7和1/13。應加快優化運輸結構,推進“公轉鐵”,降低貨車柴油消耗量。
——王耕捷代表(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)
鄉賢是鄉村振興的一支重要力量。需要培育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鄉賢文化,把這股力量擰成一股繩,以此推動鄉村移風易俗、倡導文明鄉風、遵守村規民約、加快鄉村發展。
——陳飄代表(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母爸村黨總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)
報道鏈接:http://paper.people.com.cn/rmrb/html/2019-03/07/nw.D110000renmrb_20190307_2-09.htm
報道截圖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