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中華簡史430
文 孫華麗
唐德宗在位時實行了一種稱為"宮市"的制度,由宦官外出采購宮廷所需的器物。這引起許多人的非議。深居在東宮的太子李誦也知道了,有一天,他和侍讀們(陪伴太子讀書或娛樂的東宮屬官)說到了這件事。
太子說:"聽說有人懇請取消宮市,因為中官(宦官)仗勢低價強買,民憤極大,不知有無此事?"
一位侍讀搖搖頭說:"何止是低價強買!那天我和孟先生見到一個農夫用驢拉柴來賣,被白望們發現了……"
白拿柴不算,還要搶驢
太子問:"什么是'白望'?"
"白望就是中官派出來左右觀望、見到合適的貨物就去通知的人。那中官來了見到農夫就將他扣下,好大一車柴,只給幾尺舊絹。"
一車柴只給幾尺舊絹
太子驚詫地說:"價錢未免太賤了!"
那侍讀接著說:"農夫不敢違抗,只得收下絹回身要走,誰知中官又將他叫住,索要腳價錢。"
太子問道:什么叫"腳價錢?"
"就是中官從宮中一步步走到農夫面前所費力氣的酬勞!農夫懼怕中官的淫威,情愿將那幾尺舊絹奉送。誰知中官不要,卻要把驢留下抵債!農夫哀求說:我有父母、妻子兒女,正等我賣柴買米回去解饑,你白拿柴不算,還要搶驢,我全家只有一死……"
太子臉都氣白了,連聲說:"真是豈有此理!此事屬實嗎?"孟先生笑著說:"這樣的事長安每天都有,但比起五坊小兒(為皇帝掌管雕、鶻、鷂、鷹、狗的宮監)來,他們還算是講理的。"
殿下要告的是誰
太子問:"五坊小兒并不掌管購買之職,又能生什么事呢?"
"臣親眼所見他們將網張在人家的門前,或罩在井上,戶主想要出門或取水做飯時,他們就一齊威嚇說:當心驚走了進獻宮中的鳥雀!直到主人不得已付錢,他們還要將主人痛打一頓才肯離去。更有甚者,他們在酒肆中吃飽喝足,不但不付賬,反而將一筐毒蛇留下,聲言是為陛下捕鳥用的,強要店家飼養……"
李誦一拳頭砸在案桌上,氣憤地說:"我一定要向陛下進一言,取消害民的中官和五坊小兒!"
侍讀們互相看了看,紛紛表示贊同和贊賞,都說:"殿下進諫最好,陛下不聽外臣的,說不定會采納您的意見!"只有一個人坐在角落里,自始至終保持著沉默。
李誦一看,他叫王叔文,因棋下得好才進東宮,平時和自己也很談得來,今天為什么不表示支持呢?太子心里有點不痛快,等眾人散了,命他留下,問他剛才為什么不說話。
王叔文說:"因為陛下身邊有小人。"
陛下身邊有小人
"誰是小人?"
"殿下要告的是誰?"
李誦心想:"我告的是中官,的確要慎重。"于是點了點頭。
王叔文接著說:"您如果真要去見圣上,沒等圣上做出決定,就會有人誣告您在籠絡民心,您又如何解釋呢?"太子恍然大悟,忙恭敬地說:"先生教誨的是,難道我就不聞不問,任他們胡作非為嗎?"
王叔文避開正面回答,說:"殿下侍奉陛下,除探問飲食起居之外,似乎不宜再干預其余的事。至于那些人的胡作非為嘛——"他住口不說,只看著太子。
是打算冒險,還是暫時明哲保身
李誦忙低聲誠懇地說:"先生有話只管講!"
王叔文意味深長說:"五坊小兒、辦理宮市的,不過是品位極低的中官,他們既然可以橫行街市,那么品位高的呢?豈不是要橫行朝廷?"
太子緊張地看看四周,問:"你是猜測,還是有真憑實據?我怎么不知道?"
"殿下不知道那是自然的!如同宮市之弊由來已久,您也是直到今天才知道,而圣上也許仍被蒙蔽,至于朝廷上的種種不法行為、陷害忠良、納賄貪贓、欺侮大臣、干預國事等,他們當然更不想讓陛下和您知道。再者,百姓對宮市敢怒而不敢言,朝臣想要保住官位時,膽子比庶民還要小,又有多少人敢揭發那些權高勢大的中官?何況其中許多人正是靠著中官的提攜才青云直上的。"
朝臣膽子比庶民還要小
王叔文見太子聽得很仔細,又壓低聲音說:"殿下一旦過問宮市的事,必定有人會誣陷您,您是打算冒這個險,還是暫時明哲保身,以待將來登上大位,再一舉肅清奸邪呢?"
李誦面露喜色,正想說什么,德宗派了幾個內侍來請他過去,王叔文只得告辭。
(待續)
(編輯 黎平)
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频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