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中華簡史429
文 李貞子
唐德宗建中四年(公元783年)十月的一天,長安城里突然涌進數千名士兵,他們手執兵器,大聲亂喊,沖散街上的人群,向皇宮奔去。說來也奇怪,昔日戒備森嚴的皇宮,這時竟無人把守,任他們向里面沖。
斷定盧杞有宰相之才
德宗對陸贄的話,并不是什么都聽得進去的,在對宰相盧杞的看法上,君臣之間就存在著很大的分歧。
奉天解圍后的一天,德宗想起當日離宮狼狽逃跑時的情景,不禁淚流滿面,他自責說:"京城失守,都是因為朕的過失引起的。"
陸贄也流著眼淚勸慰說:"不能全怪陛下,這是群臣的罪過,特別是宰相盧杞,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。"于是列舉了盧杞陷害忠良,搜括財物的種種罪狀。
但德宗卻聽得不耐煩,因為有一件事,使他老是忘不了。當初,德宗派盧杞到虢州(今河南靈寶)當刺史,臨行前,盧杞向德宗提出"臣聽說虢州有數千口官豬在那里為害耳姓,"沒等盧杞往下說,德宗就爽快地說:"那好辦,朕為卿把這些官豬趕到沙苑(今陜西大荔縣)去,怎么樣?"盧杞回答說:"這恐怕不合適,難道同州(沙苑所在的州)的百姓就不是陛下的百姓嗎,官豬到了那里,為害是一樣的。依臣之見,還是把這些無用的畜牲殺了給百姓吃掉最省事。"
德宗聽了,贊嘆不已:"卿治理虢州,心里卻想著同州的百姓,真是做宰相的料子!"
在這件事情上,盧杞做得是對的,但光憑這一點,德宗就斷定盧杞有宰相之才,并真的讓他當了宰相,這是很片面的。
盡管后來不斷有人告發盧杞的胡作非為,德宗都充耳不聞,后來實在沒法了,才不得不降了盧杞的官,但心里還是常常想著他,并隨時準備再重用他,弄得滿朝文武都很害怕,紛紛要求德宗不要這樣做。
德宗百思不得其解,就悄悄問宰相李勉:"眾人都說盧杞奸邪,他到底奸邪在什么地方?"
德宗百思不得其解
李勉巧妙地回答:"天下人都知道他奸邪,獨獨陛下不知道,這就是他奸邪的地方!"
德宗心里疑疑惑惑
卻說德宗聽陸贄數落盧杞的許多不是,滿肚子不高興,認為是陸贄對盧杞有成見。這時候,一班奸佞之臣見有機可乘,便紛紛在德宗面前說陸贄的壞話,弄得德宗心里疑疑惑惑。
貞元八年(公元792年)四月,陸贄當上了宰相。他久被奸臣排擠,如今得此重位,真想施展宏圖,盡力報效國家。
德宗即位以后,先后重用宰相楊炎、盧杞等人,他們結黨營私,排斥異已,弄得天下難安。德宗覺察到這個問題以后,就走向另一個極端,連一般官員的任用,他都要親自過問,往往審查很久都不能批下去。
陸贄當了宰相之后,對此進行了改革。他向德宗提出,應該讓臺省長官推舉他們的下級,如果舉薦不當,再追究他們的責任。德宗認為有道理,就答應了
但過不了幾天,他就對陸贄說:"現在外邊有一種議論,說是讓臺省長官推舉下級毛病很多,他們都重用自己的親信,甚至還接受賄賂,真正有才能的,卻得不到推舉。今后還是由你直接選擇下級官員吧,不要再讓他們舉薦了。"
陸贄開導德宗說:"春秋時期,齊桓公問管仲,哪些事情影響霸業。管仲回答說'得到賢良不能任用,用了不能堅信,信用不能堅持始終,都是對霸業有害的'。所謂臺省長官,就是仆射、尚書、御史大夫等,陛下所任用的宰相,都是從這些人當中挑出來的,現在他們決定幾個下級官吏,您都不放心,將來他們當了宰相,怎么能把天下的賢才選出來呢?"
陸贄開導德宗
德宗覺得陸贄所說的話有些道理,只好收回了成命。類似這樣出爾反爾的事還有很多,陸贄許多治國安邦的主張不但得不到真正的采納,而且使德宗漸漸感到厭煩。
既不說什么,也不寫什么
貞元十年(公元794年)十二月,當了兩年半宰相的陸贄,終于被貶為忠州別駕,一班奸佞小人仍然不肯放過他,造謠說他曾煽動邊防駐軍對朝廷的不滿,德宗一怒之下,竟要將他殺掉,幸好有人出來說情,陸贄才免于一死。
本來,陸贄滿懷信心,要盡其所能,為國效命,用他自己的話來說,要"上不負天子,下不負黎民",所以看到什么不利于國家的事,就大聲疾呼,極力反對,全不把個人的進退放在心上。現在看到德宗這樣不明事理,朝廷小人當道,他有點灰心了。
貞元十一年(公元795年)春,他懷著郁悶的心情,來到貶謫之地忠州。
此后的10年中,這位才華橫溢、見地獨到的政治家,既不說什么,也不寫什么,整天閉門靜思,始終保持著沉默。
既不說什么,也不寫什么
忠州那個地方,地處邊遠,到處充滿了瘴氣,生活在這種環境里,很容易得病。陸贄收集各種偏方,編成《陸氏集驗方》五十卷,為百姓解除一點病痛之災。
后來德宗想想有點后悔,曾托忠州的新任刺史向陸贄表示"慰勞",但沒有再起用他。
等到順宗即位召他回朝時,已經來不及了,他已客死在他鄉,終年52歲。
(編輯 黎平)
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频
















